| 
 威望205  金錢1178  貢獻45  熱誠16  分享0  角色不分/均可 (versatile/both) 最後登錄2010-12-5 
  
 | 
1#
 發表於 2010-9-27 02:27 
 | 只看該作者 
|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 中醫養生歷史悠久,古代不少養生家推崇12個時辰各自依照晝夜陰陽變化規律進行養生。
 下面為你介紹古人的“十二時辰養生法”,大家不妨一試。
 
 起床輕微活動
 
 1、卯時(5:00-7:00)
 見晨光即披衣起床,叩齒300次,轉動兩肩,活動筋骨,先將兩手搓熱,擦鼻兩旁、熨摩兩目六七遍;再將兩耳揉卷五六遍;然後以兩手抱後腦,手心掩耳,用食指彈中指、擊腦後各24次。
 然後去室外打太極拳或練其他導引術。
 
 2、辰時(7:00-9:00)
 起床健身後,飲一杯白開水,用木梳梳髮百餘遍,有醒腦明目的作用。
 洗臉漱口,早餐。
 早餐宜食粥,宜淡素,宜飽。
 飯後,徐徐行走百步,邊走邊以手摩腹,老年人脾胃虛弱,輕微活動和按摩腹部可促進腸胃蠕動,增強消化。
 
 3、巳時(9:00-11:00)
 此時或讀書、或理家,或種菜養花。
 疲倦時即閉目靜坐養神,或叩齒咽津數十口。
 不宜高聲與人長談,因為說話耗氣,老年人本來氣弱,所以須“寡言語以養氣”。
 
 午餐要求食物暖軟
 
 4、午時(11:00-13:00)
 午餐應美食,不是指山珍海味,而是要求食物暖軟,不要吃生冷堅硬的食物。
 只吃八分飽。
 食後用茶漱口,滌去油膩,然後午休。
 
 5、未時(13:00-15:00)
 此時或午眠或練氣功,或邀友弈棋,或瀏覽時事(相當於現代人看報),或做家務。
 
 6、申時(15:00-17:00)
 此時或讀名人詩文,或練書法,或去田園綠地,或觀落霞。
 
 7、酉時(17:00-19:00)
 晚餐宜早,宜少,可飲酒一小杯,不可至醉。
 用熱水洗腳,有降火、活血、除濕之功效。
 晚漱口,滌去飲食之毒氣殘物,以利口齒。
 
 自然入睡
 
 8、戌時(19:00-21:00)
 輕微活動後安眠。
 睡時宜右側,“睡如弓”。
 先睡心,後睡眠,即睡前什麼都不想,自然入睡。
 
 9、亥子(21:00-1:00)
 安睡以養元氣,環境宜靜,排除乾擾。
 “睡不厭蹴,覺不厭舒”。
 即睡時可屈膝而臥,醒時宜伸腳舒體,使氣血流通,不要只固定一種姿勢。
 
 10、醜寅(1:00-5:00)
 此時為精氣發生之時,人以精為寶,宜節制房事,但也不宜強制,60歲以後可20日或一個月一次。
 | 
 |